5月17日下午,北京中醫藥大學壺天?青年學者沙龍第一期——耳鼻咽喉相關疾病的中西醫交叉創新研討會,在東直門醫院東城院區舉行。校長徐安龍、副校長陶曉華、人事處處長王家紅、東直門醫院院長王顯出席會議,會議開幕式由東直門醫院副院長龔燕冰主持。
徐安龍校長在發言中說,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創新的重要載體,青年學者是大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東直門醫院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要成為引領北京中藥大學青年學者傳承創新的榜樣。徐安龍校長對如何辦好壺天?青年學者沙龍提出了寶貴意見:一是青年沙龍青年辦,由青年學者擔任主角,讓學術活動回歸學者;二是要有活躍的交流和討論,學術報告重在引導,交流討論、凝練共識是沙龍的重點。他鼓勵青年學者從臨床中發現問題、深入研究、廣泛交流,早挑大梁,表示大學將會為青年學者的成長提供支持,期待和青年學者一起推動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王家紅處長介紹了壺天?青年學者沙龍項目,表示青年學者沙龍活動旨在為青年人才多學科交叉交流搭建平臺,為青年人才提供一個展示舞臺。
王顯院長對醫院發展進行了簡要介紹,提出應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樹立青年濃厚的學術氛圍,服務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
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名中醫、全國中醫耳鼻喉科學領域著名專家、學術帶頭人劉大新教授進行專題報告《注重文化修養,建立臨床思維》,鼓勵青年醫師提高文化素養,系統學習,深入探究。
校人事處副處長郭淑貞主持了青年交叉專家報告部分,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曉飛,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兆蘭,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林生、劉偉敬,北京科技大學周曉琴,中國中醫科學院史楠楠等多個兄弟院校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結合自身學科專長進行了交叉學科相關專題報告。報告內容涉及循證醫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中藥研發、醫工交叉等多個領域,不同領域學科之間交叉碰撞,提出諸多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為醫學科研開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參會人員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專題報告后,東直門醫院閆占峰主持專題討論,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等多家醫院的青年醫師結合專題匯報內容,就耳鼻咽喉疾病的中西醫交叉創新問題開展研討。各位青年醫師積極分享參會感悟,圍繞臨床和科研結合問題及交叉學科科研創新問題各抒己見。
研討結束后,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建平、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劉大新、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辦公室主任周偉對本次沙龍活動進行了點評。
最后,陶曉華副校長對本次沙龍活動作了總結,對沙龍的形式和內容予以肯定。表示本次沙龍為“壺天”系列沙龍活動開了好頭,具備“高、新、前”的優點,校外學科之間交叉碰撞,院內多學科之間互動交流,為學科間交流提供了機會。
本次沙龍活動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交流平臺與展示舞臺,進一步激發了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及學術影響力提升,營造了濃厚的創新學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