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北中醫人來到房山區張坊鎮東關上村,開展了以“青春致敬新時代”為主題的健康鄉村幫扶活動,把紅色流動醫院的印記留在了這里。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房山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楊冬立,房山醫院黨委書記郭書文、院長裴曉華、副書記張士萍和醫院特色科室的專家、青年黨員、團員志愿服務隊,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青年志愿者們一起參加了活動,為廣大村民進行義診、健康宣教、健康體檢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普及推廣。
東關上村地處大山背后,占地37.2平方公里,現有村民1700人。在義診活動中,徐安龍校長針對村干部、中醫專家、患者、村民等不同群體進行了調研,進一步了解了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現狀。針對當地村民飲食過咸、缺少常規用藥、糖尿病多發、腰腿痛患者增多等問題,徐安龍校長特意強調,流動醫院要多傳授簡便易行的適宜技術,并培養鄉村“中醫小能人”,讓群眾盡快獲益。
徐安龍校長還走進村民家中,探望了51歲的腦血管病患者許云峰,詳細詢問了該患者的患病情況,并表示將進一步請學校名醫會診,幫助患者解決實際的困難,早日戰勝疾病。他希望房山醫院以紅色流動醫院黨建品牌為陣地,切實找準問題、摸清需求,用“簡便驗廉”的方法進行精準幫扶,以中醫之情溫暖人民群眾的心房。
參加活動的青年師生也為能在這個特殊日子里走進紅色流動醫院激動不已。房山醫院的青年團干部劉琳琳說,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當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好時期,也是醫院發展的機遇之期,我們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勤學善思,不忘初心,勇于擔當,以青春之我,創青春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學校青年志愿者蘭文奇說,這次志愿服務使自己18歲的青年節具有了特殊的意義。作為一名中醫學子,我們要向先輩學習,用自己的筆桿子、手中的毫針、心中的經典,與中醫藥發展共前進,開創新的夢想與輝煌。
紅色流動醫院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房山醫院的黨建品牌,其宗旨是“弘揚中醫國粹、造福人類健康”。早在2007年10月,房山醫院就成立“專家巡回醫療隊”,從各科室抽調名老中醫藥專家每周輪流到全區各個自然村進行免費義診。2009年4月,房山醫院成為北京市首家中醫流動醫院,成立由體檢車、藥房車和后勤保障車組成的中醫流動醫院車隊。2013年1月,該模式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向全市遠郊區縣推廣。2018年9月,紅色流動醫院被房山區黨委列為“紅色領航工程——基層黨建重點培育品牌”。
“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中醫藥事業的未來就靠新時代的中醫青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新時代青年將繼續發揚五四精神,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在奮斗中實現青春的意義,為人民健康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