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初秋時節,來自天南海北的1857名2017級本科新生及603名研究生新生相聚北京中醫藥大學良鄉校區,成為校區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特別巧合的是,今年有三對姐妹花落地北中醫,共同的中醫夢,使她們的大學生活繼續相伴而行。在祝賀她們實現夢想的同時,也祝賀全體2017級的同學們圓夢北中醫!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在美麗的北中醫開啟人生新的旅程。在這里,你們將浸潤在深厚的傳統文化中,體會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校訓,樹立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職業美德;在這里,你們將聆聽大師教誨,與來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學子共同成長;在這里,還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國際交流活動,創新創業活動在等待著你們參與。我相信,你們將在北中醫收獲最美好的大學生活。當然,我也相信,有你的北中醫,將會更美好、更絢麗。
大學是一個安靜、純粹、充滿夢想的地方,醫學院校是培養未來的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神圣殿堂,更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錚錚風骨。同學們已經邁進中醫藥高等院校的大門,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從此展開。我想,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調整心態,靜心澄慮,既不自大自滿,也不妄自菲薄,而要始終保持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有人說,“自信,是人類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跡’的根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源地。”所以,在你們大學生涯的第一天,我想圍繞“自信”這一主題,送同學們三句話——
第一句話: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宋代朱熹《春日》中的名句,意思是春風一吹,百花競開,萬紫千紅,到處都是一片爛漫的春色。我引用這句詩,是想告訴同學們,現在,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中醫藥法》出臺,第一次從法律層面明確了中醫藥的重要地位、發展方針和扶持措施;《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印發,標志著中醫藥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發表,向世界宣告中國政府堅定發展中醫藥的信心和決心;國家首次表彰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是一代代中醫人自信接力的過程。現在,這個責任歷史地落到了你們肩上。希望同學們胸懷強烈的使命擔當,矢志光大岐黃之術,竭盡所能跑好歷史接力賽中我們這一棒。
第二句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是宋代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不被浮云遮住遠望的視線。我引用這句詩,是希望同學們,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學校發展的大格局、融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格局,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同學們考入北中醫,無論學習哪個專業,都意味著將來你們要從事與中醫藥事業相關的職業。中醫藥學的仁心仁術將傳遞到你們的手中,經由你們的妙手拯救民瘼、愈疾去病,以仁心愛大眾,以仁術濟蒼生,當此使命殊為榮耀!感謝你們對北中醫的信任,感謝你們選擇中醫藥事業作為你們未來的職業。你們選擇了北中醫、選擇了中醫藥事業,必定會擁有一個燦爛的未來,你們有足夠理由為自己的選擇而自信。前不久,“我們是誰?”的圖片火遍微信朋友圈,各行各業的人都參與其中,演繹出各種各樣的版本,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也推出了北中醫版“我們是誰?”。對于中醫藥學子來說,我們應當而且必須以自己的行動來回答好“我們是誰”“我們為了誰”的人生之問。
第三句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唐代李白《行路難》中的名句,意思是盡管未來的道路障礙重重,但相信終會有一天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彼岸。我引用這句詩,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夠提高站位,拓寬視野,理性認識當前自己所處的人生坐標,更加堅定勤奮學習、努力成才的信念信心。歷經十年寒窗,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著“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快慰,也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激動。然而,我要告訴你們,北中醫迎接你們的不僅有夢想、榮譽、激情和浪漫,還有困難、挫折甚至失敗。靜坐課堂,你可能因為知識的生澀而困惑;背誦典籍,你可能因為內容的精深而煩心;面對考試,你可能因為成績的靠后而憤懣;走進診室,你可能因為技能的笨拙而苦惱。于是,你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本領、懷疑自己的專業選擇、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潛質。這個時候,大家一定不要氣餒、不要動搖、不要放棄,這恰恰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生動體現!只要我們像《大醫精誠》中所說的那樣“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就一定能夠在挫敗中經歷成長,在挑戰中贏得未來!
親愛的同學們,這幾天,你們將陸續與自己的父母道別,望著他們掩藏不住的青絲白發、歲月留痕的滄桑臉龐、漸行漸遠的蹣跚背影,請記得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相信,你們一定會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北中醫的沃土上書寫人生的嶄新篇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