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聯合國第14個中文日。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與合作中心(以下簡稱“語合中心”)攜手中文聯盟,以"中文:增進文明對話"為主題,發起第四個"國際中文日",在全球范圍內舉辦線上線下系列活動。我校副校長劉銅華受邀出席本次“國際中文日”開幕式,并與教育部副部長吳巖、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等中外嘉賓共同見證“國際中文日”啟動儀式。
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全國唯一一所“211”“985”“雙一流”中醫藥高等院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在本次國際中文日之際,學校國際中文教育(中醫藥文化)實踐與研究基地(國家中醫國際傳播中心)積極參與舉辦了一系列“國際中文日”相關活動,助力中文、中醫文化的國際化推廣。
在國際中文日開放日活動中,我校國際中文教育(中醫藥文化)實踐與研究基地在現場舉辦了“感知中醫——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邀請學校雙語中醫藥臨床專家、人文學院研究生志愿者共同參與,圍繞中醫四診、外治法、中醫DIY等不同模塊展開,多角度展示中醫藥的魅力,使現場各國友人親身體驗中醫藥文化,助力國際中文日活動。
除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中文聯盟組織舉辦了多場“趣味中文”直播課活動,內容涵蓋廣泛,包括中醫文化、中文示范課等內容,我校傳播中心、人文學院王樂鵬副教授以“文字里的中醫”為主題,向各國人民展示了中文與中醫的魅力。
此外,本次活動還推出了“國際中文日”線上專題活動,邀請各國友人在書·魅力漢字、游·多彩世界、品·古韻茶香秀、秀·中華樂舞、悟·醫道武魂展、展·青春風采學、學.趣味中文七大版塊中邀游中文世界,在線上享受中國文化的視聽盛宴。其中,由我校國家中醫國際傳播中心出品的“中藥小故事”“字里藏醫”“生活里的中藥-野菜篇”參與了此次線上展示,帶領大家一起領略中醫之美。
圍繞國際中文日活動,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國中醫中心、國家中醫國際傳播中心、繼續教育學部聯合舉辦“漢字中的中醫” 公益講座,帶領美國當地學生了解漢字與中醫千絲萬縷的聯系,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創新了中文與中醫藥文化結合的傳播模式,推動了優秀中醫藥文化的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