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部署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將中華民族的抗疫斗爭、中醫藥的抗疫貢獻、中醫人的抗疫行動轉化為鮮活的思政教育素材,著力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強化特殊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引領作用,努力做好師生身體健康的“守護者”、思想教育的“引領者”、學習成長的“指導者”。
打造專題思政“金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持“德行”與“文化”并重,努力構建“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通力合作,校內專家教師與抗疫前線醫護人員協同配合,把全民抗疫的生動實踐和所匯聚的強大精神力量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精心打造《眾志成城抗疫情——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專題網絡思政課。設置《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戰勝疫情的制度優勢》篇章,深刻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設置《明大德、尚公德、守私德——戰勝疫情的精神文化優勢》篇章,生動闡述抗疫斗爭黨、政、軍、民特別是中醫醫護人員展現的大愛情懷和職業精神;設置《中華文明的瑰寶——疫情中的中醫藥力量》篇章,邀請專家解讀剖析中醫藥在疫情診療中發揮的療效和優勢;設置《來自北中醫的逆行者——前方的報道》篇章,連線學校馳援武漢抗疫一線的醫療隊隊員,講述前線醫護人員的真實經歷和典型事跡。課程線上推出后,受到學生熱烈歡迎,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推進“云端”課程思政,集聚思政育人合力。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創新教學模式,全面實現線上開課,將以“赤誠紅色”為代表的愛黨愛國教育和以“高尚白色”為代表的醫德醫風教育有機結合,構建思想引領“云端”課堂。緊密結合醫學院校特點和抗擊疫情一線工作,將專業課教育與抗疫斗爭相結合,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專業課教學,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集聚強大育人合力。舉行特色開學典禮,全體師生“云端”集合,共同參加線上開學典禮和網絡升旗儀式,朗誦醫學生誓詞,加強師生愛國主義教育。學校主要負責同志主講“云端”第一課,分別以《攜手戰疫,共克時艱,北中醫在行動》和《中國抗疫簡史》為題,勉勵青年學子與祖國同命運、與人民共呼吸,勇擔時代責任。打造特色課程思政,挖掘各類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運用疫情防控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等思政育人元素,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等有機融入各門專業課程中,讓專業課程變得更有溫度、充滿溫情,實現“潤物無聲”育人效果。
強化教育宣傳引導,營造濃厚育人氛圍。積極構建抗擊疫情輿論宣傳新媒體矩陣,在學校官微、官網開設“七大版塊”抗疫專欄。“疫情防控舉措發布”系列第一時間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傳達有關部門工作要求及學校具體防控舉措,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抗疫最前沿”系列及時宣傳報道學校援鄂醫療隊“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跡和奉獻精神。“堅守前線”系列生動講述學校京內外8所附屬醫院抗擊疫情、守護人民健康的積極行動。“校園防控”系列發掘推廣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典型經驗和特色優勢。“師生工作學習”系列積極宣傳廣大師生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的溫馨故事和育人細節。“校友在行動”系列集中展現海內外校友在抗擊疫情中捐款捐物、志愿服務的責任擔當。“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系列科學普及傳染病防控知識以及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特色優勢和積極作用。通過全方位宣傳引導,講好“中醫人”和全國人民一道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愛國力行、共抗疫情的真實故事,引導學生用有力行動詮釋新時代使命擔當。
完善關心關愛體系,暖心思政直通“心田”。實施暖心工程,整合各類教育服務資源,暢通學生需求解決渠道,真招實干服務學生,真心實意感動學生,在關心關愛中引領人、教育人、塑造人。設立新冠肺炎疫情專項助困金,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學生每人發放1000元補貼,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在線學習網費補助。創新開展“杏林成長導師”工作,選聘優秀專任教師和副處級以上黨政干部擔任大一、大二年級的“杏林成長導師”,開展線上引航,從思政教育、學習生活、學涯規劃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幫助指導。積極做好應屆畢業生就業“云服務”,開設“空中”就業指導課,舉辦網絡雙選會,開展線上咨詢,千方百計為促進畢業生就業出謀劃策,并為疫情嚴重地區畢業生提供專項就業扶助金。針對因疫情被隔離觀察及被感染的學生開通心理輔導專線,幫助學生克服心理恐懼,緩解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精準摸排全體學生相關情況,及時掌握學生身體狀況和思想動態,全體輔導員、班主任保持24小時聯系暢通,堅持疏導關愛并舉,用真心、愛心、責任心溫暖并引領每一名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