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研究生院舉辦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培訓會。校黨委書記谷曉紅、校長徐安龍出席大會并分別作重要報告。北中醫(yī)校友、北京大學藥學院副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葉敏教授以及我校五位優(yōu)秀博士生導師代表亦應邀參加會議并講述了“我身邊的故事”。我校全體博士生導師、院校各級研究生教育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參加培訓。
首先,谷曉紅書記在“立德樹人,導師先行”的報告中強調了召開這次大會的重要背景和意義,并代表學校對長期以來各位教師在培養(yǎng)研究生崗位上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作為一名導師和一名教育管理者,谷書記在報告中談了四點意見:一、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導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時代意識,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二、進一步塑造北中醫(yī)精神品格,勤求包容,厚德自信,堅持以文化人主線;三、注重通識,營造明辨篤實的學風,堅持專業(yè)修人、實踐育人,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條件;四、一流學生、一流導師、一流管理,形成聯動。同時強調了四點要求:一要深化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二要各部門和各學院建立更加緊密的聯動機制;三要進一步細化研究生導師上崗選拔和動態(tài)考核機制;四要分級管理制定培養(yǎng)個性化人才方案。最后谷書記殷切希望導師們成為“有高度、有長度、有寬度、有溫度、有精準度”的“五度”導師,與在座的導師們共勉。
我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研工部部長張立平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題與各位導師分享了學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張院長從學科建設情況、研究生發(fā)展規(guī)模、導師隊伍概況三個方面對研究生院的整體工作及發(fā)展狀況進行了介紹,針對發(fā)展瓶頸提出并具體落實在優(yōu)質生源選拔工程、培養(yǎng)模式改革工程、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工程、導師隊伍建設工程、國際交流拓展工程等工作理念與舉措上。研究生院一直以來腳踏實地銳意改革,提供高效的服務保障體系,為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實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目標,為我校雙一流的建設努力做出貢獻。
葉敏教授為我校博士生導師作題為“淺談我的‘博導經歷’”的報告。葉教授是我校中藥學院畢業(yè)生,他從自身的成長經歷談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如何做一個受學生青睞的好導師,如何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優(yōu)秀畢業(yè)、優(yōu)秀成才,導師與學生的相互成就關系等等。為此,葉教授提出許多經驗與我校各位導師分享,例如選擇合適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精英培養(yǎng)模式、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督促、高度重視畢業(yè)論文質量等等,細致入微的講解引起各位導師的共鳴。
我校優(yōu)秀博士生導師王慶國、喬延江、高穎、趙百孝和李志剛教授也分別將自己培養(yǎng)研究生的各種寶貴經驗做了詳實的介紹,與在座的各位導師進行分享。
最后,徐安龍校長作題為“做個嚴謹的學者”的報告。徐校長從“嚴謹”對學者的重要性入手,以一個導師的視角,提出五個觀點,闡述了“嚴謹”對導師學術生涯的作用:嚴謹是為師立德樹人的基本素養(yǎng);嚴謹是夯實學術生涯的有利規(guī)范;嚴謹是贏得學術聲譽的不二捷徑;嚴謹是攀登醫(yī)學或學術高峰的堅固扶梯;嚴謹是流芳百世的安全保障。徐校長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國內外工作中由于“嚴謹”而受益的幾個故事,贏得了在座各位導師的陣陣掌聲和認同。
導師培訓是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增強研究生導師責任意識,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有力措施。參會的博士生導師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培訓更加充分了解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思路和一系列改革舉措,進一步明確了導師在新形勢下的責任和義務,規(guī)范了研究生指導流程,并學習到許多優(yōu)秀導師培養(yǎng)研究生的寶貴經驗,為切實提升我校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