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中醫藥文化科普研究基地主辦的“北京中醫藥文化科普研究基地成果總結暨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綱要研討會”在我校舉行,研討會就北京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以下簡稱科普基地)起草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綱要》(征求意見稿)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醫界泰斗、中國中醫科學院李經緯研究員,973項目評審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孟慶云研究員,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候任主委、中國中醫科學院張瑞賢研究員,光明日報原總編敬天林,我校校長徐安龍,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健康報》總編輯周冰,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婦委會副主任張涓,北京市武協武術文史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李北達,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編輯李清霞,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教處處長厲將斌,我校科技處處長韓振蘊,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教育局副局長牛冬梅,山西省太原市東華門小學校長李小春,北京清新國醫啟蒙中心負責人楊志勛,石景山區實驗小學科研主任趙寧,北京宏志中學校長熊勁,北京育才學校副校長田國麗,北京育才學校主任呂素梅,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李海英,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教務主任王萌,我校梁嶸教授、組織部部長曾鳳、宣傳部部長范璐、期刊中心主任李巖、中醫藥博物館館長盧穎、中醫學院副院長賀娟、人事處處長李晨輝、校友基金會副秘書長閆興麗,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活事業部副總編輯張浩,以及媒體界的朋友參加了研討會。會議由日本學校法人兵庫醫科大學中醫藥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梁永宣主持。
首先,徐安龍校長致辭。徐校長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贊譽中醫藥學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我們都肩負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的神圣使命,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中醫藥發展的規劃,爭取教育、科技、文化、新聞等各方面支持,形成合力,促進中醫藥發展。
隨后,科普基地主要成員王利敏副研究員、趙歆副教授、甄雪燕副教授介紹了多年來舉辦基地人文講壇,創作中醫藥科普讀物,開展中醫知識進校園,向青少年宣傳中醫知識等活動的情況。這些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很多作品已連續三年在北京地壇中醫藥文化節展示,有些已成為國家中醫藥改革試驗區的推廣讀物。舉辦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的中學里,報考北中醫的生源明顯增多。
梁永宣院長介紹了科普基地的發展規劃,得到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充分肯定。與會各界還就《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綱要》(征求意見稿)展開充分研討。隨后,李清霞總編輯致辭,并舉行了《青少年中醫藥文化試用教材》系列作品簽約剪彩儀式,會中以澆花這種形式代替了傳統剪彩,象征著為祖國下一代澆灌中醫藥文化。
最后,屠志濤局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北京市中醫局將大力推進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在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特別要充分發揮北中醫等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智庫作用,加強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的開發和校本課程教材的實踐應用,提高中小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信任和使用率。
此次研討會進一步促進了《中醫藥法》和國務院、北京市關于中醫藥發展相關規劃的貫徹落實,推動了中醫藥文化知識融入全市中小學教育體系,弘揚中醫藥文化。
(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