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琦國醫大師,張大寧國醫大師,唐祖宣國醫大師,禤國維國醫大師;尊敬的馬建中局長、吳以環市長、張強副主任、曹正逵會長、徐慶鋒局長、羅樂宣主任、高自民書記、戴斌區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同道: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攜手深圳市人民政府、龍崗區人民政府在這里掀開了嶄新的一頁。這個嶄新的一頁不僅是為龍崗區的老百姓送來了優質的醫療,也不僅是給深圳市這個特區送來了優質高效的教育和醫療資源,更是在這里掀開了一個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嶄新的一頁。這也是一所京城的大學怎樣走出來,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興辦一所創新的大學。所以我說,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
也許我們很難預測未來會是怎樣的,但正如我們回顧歷史,當深圳還是一個小漁村的時候,又有誰會想到40年后的今天,深圳會在國際上占有這么重要的位置?!我想,我們今天在這里翻開的一頁,歷史將會同樣銘記。我們對中醫藥做出的貢獻將不亞于當年那樣的歷史性意義。
為何說今天我們的所作所為具有歷史性意義?
第一,正如馬興瑞書記所說,深圳的定位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發展這樣的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展教育和醫療,這就需要引進大量的人才。深圳確定“東進戰略”之后,大批量地引進優秀的教育資源和優質的醫療資源。我想,這是高瞻遠矚具有歷史眼光的舉措。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積極響應這一號召來到這里,因為這是一片改革創新的沃土,我們相信中醫將在這里大有所為,特別是將東方古老醫學嫁接在這片沃土上我們會創造出很多奇跡,甚至未來人們生活健康新模式就將在這里誕生。所以我想,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同時,這也是我們廣東乃至中國中醫發展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頁。我們的中醫教育需要不斷地創新,追求進步。今年正好是毛主席和周總理創立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六十周年。今年,我們要開始一個新的甲子。在這個新的甲子,我們要探討中醫人如何培養更多合格的中醫。過去,我們總是遭到詬病,說我們培養的中醫學子不會看病,我們甚至在更多的時候跟著西醫跑,正如鄧鐵濤鄧老所說,我們的屁股沒坐對,坐歪了。今天,在這嶄新的時刻,我們要在這片土地上探尋一個更加適合我們的教育新模式,真正的把古老的醫學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培養具備將現代生命科學和醫學知識相融合的中醫之道來治病的優秀人才。在這個意義上將,今天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頁。
第三,深圳和北中醫站在了一個敢于擔當的歷史性時刻。正如馬書記所說,深圳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未來將在深圳建立幾個中心,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深圳將建成國際醫療服務中心。試問,在中國做國際醫療中心,如果缺了中醫我們還有什么特色?我們有理由在這里探求一個新的醫療服務模式。我在哈佛醫學院訪問的時候曾經談到,西醫以往的治療模式愈來愈顯示出其局限性,很多疾病如惡性腫瘤、老年癡呆、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等采用西方的治療模式往往難以奏效。這就呼喚我們回歸到自然,回歸到整體,回歸到個體化醫療,回歸到具有東方哲學智慧的中醫學,這才是真正的精準醫學。他們非常認同,因為顧護生命是東方和西方醫學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北京中醫藥大學在苦苦尋找這一新的醫學模式的過程中,遇到深圳這個最具科技活力的城市與我們攜手,一起把中醫進行傳承,更需要一起發揚和創新。或許未來從這里走出去的醫學會改變整個世界醫學的面貌。常常有人問我,你們北京中醫藥大學兩個校區南北辦學有什么不同?我在這里告訴大家,我們在北京的校區是以傳承帶動創新,我們一定會發揮好我們北京校區深厚的底蘊、歷史的承載,把我們的傳承做好。而深圳校區是以創新帶動傳承,我們在這里要堅守中醫之道,以中醫的魂、中醫的魄、中醫的精神來領銜中醫的創新。我們會在這里做出新的中醫診療設備、新的可穿戴設備、新的中藥制劑……我想,只要我們不偏離中醫之道,無論我們用什么去治病,都是會受到百姓歡迎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今天的創新有可能會對世界的醫學創造一個新的開始。
正是基于以上三點,因此我講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就是我想表達的中心思想。
最后,我要借這個機會感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感謝廣東省人民政府、感謝深圳市人民政府的高瞻遠矚、感謝龍崗區政府這種魄力。感謝各位來賓對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祝大家身體健康,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2016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