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坪山國醫堂中醫門診部開業儀式在深圳市坪山區隆重舉行。
開業儀式在坪山國醫堂一層大廳舉辦。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翟雙慶擔任主持人,出席開業儀式的有: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深圳市衛計委副主任常巨平;坪山區委書記、區長陶永欣;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林良沛以及坪山區各委辦局和兄弟單位的負責同志。徐安龍校長代表大學致辭,他引用先賢寄語,對坪山國醫堂發展建設提出了“守法、傳業、立命、易俗”四點殷切希望。隨后,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與會領導共同為國醫堂牌匾揭牌。同期揭牌的,還有“北京中醫藥大學廣東校友會中醫藥專家診療基地”以及李曰慶、李乃卿、臧福科、孫呈祥、王國寶等中醫藥名家工作室牌匾。
徐安龍校長在揭牌儀式上說,“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這塊金字招牌根植坪山,是自1984年“國醫堂”成立以來迄今為止在海內外的唯一支脈。“竭大醫之精誠,施仁術于含靈,憑藉一流人物實力,追求至善至純佳境”,正是秉承這種“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精神,國醫堂才能夠享譽京城、名噪全國、聲播海外。徐校長借用金元四大家之首朱丹溪的四句話作為寄語,希望坪山國醫堂能夠將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絕學和文化發揚光大,做到“官府守之以為法,醫門傳之以為業,病者持之以立命,世人習之以成俗”。首先,要嚴格“守法”:既要遵從中醫的法度,尊重自然規律,又要遵守行為法則,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執業。其次,要專心“傳業”:希望坪山國醫堂的年輕醫師能夠刻苦傳承前賢的技藝,成為技藝高超的好醫生,真正做到“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第三,要弘揚“為生民立命”的大醫情懷。不但要通過中醫藥的手段全力救治患者,醫者本人也要不忘初心,通過與患者的交流不斷正心修身,這樣才能像醫圣張仲景那樣,“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最后,要力爭“易俗”:期待通過坪山國醫堂的醫療服務和文化傳播,使中醫藥文化、中醫藥知識和中醫藥服務真正融入周邊百姓生活。徐校長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恢復中醫藥千百年來在百姓生活中的優良傳統,還其以本來面目,使其重新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使中醫藥重新煥發在民間的旺盛生命力,希望坪山國醫堂能夠兼容并蓄、推陳出新,為大家奉獻更多的鴻篇巨制。
揭牌儀式結束后,坪山國醫堂主任孟祥奇陪同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國醫堂的中醫藥文化展示并進行了講解,品鑒了多位知名書畫家專為坪山國醫堂創作的中醫藥文化書畫作品。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王國寶先生在現場為大家演示了山楂丸等傳統中藥制劑的制作工藝及流程。
在6月30日至7月1日的開業義診期間,坪山國醫堂特邀校內外著名中醫藥專家在院內開了展0元義診活動,翟雙慶副校長、李曰慶教授、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中藥調劑)王國寶老師、東直門醫院男科主任李海松教授、推拿疼痛科主任劉長信教授、腫瘤科姜苗主任醫師、宮廷理筋術傳承人孟祥奇教授、湖北省非遺項目“邱氏醫藥”第四代傳承人邱克寧老師、深圳市中醫院呼吸科主任陳生教授、廣東省中醫院腦病內科郭建文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針灸科主任周曉卿教授等參加了義診活動。
自2017年7月17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坪山國醫堂授牌儀式暨建設啟動以來,學校與深圳市坪山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雙贏的格局逐漸拉開帷幕。本次開業儀式的舉辦,標志著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品牌首家分支機構正式根植深圳坪山。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是整合校本部及在京三所臨床醫學院600余知名專家的紐帶,長期出診專家近150名,博士生導師41名,90%以上均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以上職稱,是我校對外弘揚和展示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坪山國醫堂中醫門診部(簡稱坪山國醫堂)汲取了學校優質醫療資源,優先滿足坪山本地醫療需求的同時,還將積極開展面向粵港澳地區的優質中醫藥服務,為民眾提供更好的中醫藥健康保障,打造我校在深圳東部集醫療、教學、科研、中醫文化對外交流、專家傳承工作室站建設、學術繼承、中醫藥特色項目推廣為一身的綜合型中醫藥高地。成為我校與深圳市、坪山區合作交流、共同發展的紐帶,共創中醫藥共建品牌的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