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和5月1日,我校校長徐安龍先后兩次拜訪了首都國醫名師費開揚教授,就中醫臨床帶教、學習方法、人才培養、未來發展、中西醫結合等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為支持我校進一步做好中醫傳承和人才培養,感染更多中醫學子成為合格中醫藥事業接班人,費開揚教授將珍藏多年的中華民國時期《中醫師考試合格證書》、《中華國醫學會證書》及刊登了中醫考試榜單的《中醫藥情報》報紙委托徐校長捐贈給我校。為了使這幾件珍貴的文物有機會與廣大師生和校內外中醫愛好者見面,目前已經由中醫藥博物館妥善保管,并將于近期開始在博物館中國醫學史展廳亮相。
費開揚教授,祖籍浙江慈溪人,1925年出生于上海。原《中醫雜志》名譽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首都國醫名師、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享譽中外的孟河醫派正宗傳人。1944年國醫學校畢業至1952年考入北京醫學院醫療系期間,費老曾堅持在上海慈善機構為窮苦百姓義診,診治患者累計約30萬人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1946年,當時的南京政府舉辦了第一屆全國中醫師執業資格考試,也是民國年間唯一一次全國性中醫考試。據《中醫藥情報》報道,此次中醫師考試,全國共設考場13處,3000余人報名參加,“考卷之多,實為其他各科考試所未有”。考試合格證書到1948年才由“國民政府考試院”發下,考試之苛嚴,通過之不易,民國時期中醫師的處境可見一斑。此次費老捐贈給我校的《中醫師考試合格證書》及刊登考試榜單的《中醫藥情報》報紙,就是這一歷史時期最真實的實物見證。
處境艱難的民國中醫為謀求傳承和發展,創立了很多學會和團體。費開揚教授在當時繁重的診療工作之余,于1947年正式加入了當時地處上海的中華國醫學會,共謀中醫學術傳承和發展。此次,費開揚教授也將他珍藏多年的民國年間《中華國醫學會》會員證書捐贈給了我校。
我校中醫藥博物館致力于征集反映民國中醫藥發展的文物和檔案資料,并從2017年12月起在中國醫學史展廳辟出專區,集中展示民國至建國初期的中醫師開業證書、中醫學校畢業證書、中醫雜志和教材等。這些近現代中醫文物和史料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且承載了生動鮮活的個人經歷和家國記憶,取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對民國中醫發展史的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價值。
此次費開揚教授慷慨捐贈進一步提升了博物館收藏和展陳的質量,也為博物館即將展開和推進的近現代及當代中醫名家大師的文物資料征集工作奏響了精彩的開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