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北京中醫藥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三堂線下大課開講。此次大課由校長徐安龍主講,課程以線上線下同步方式進行,2021級1900多名本科生參加了課程學習。
徐安龍校長此次授課的主題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他以《中醫藥國際化發展實踐探索》為主題,結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相關思想理論,聚焦北中醫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的生動實踐,從“探索中醫藥國際發展新路徑”“構建國際化中西醫結合新體系”“傳播新時代中醫藥好聲音”“提升全球健康治理中醫藥話語權”四個方面展開闡述。徐安龍校長強調,探索中醫藥國際發展之路需醫療開道、文化先行、科技接軌、教育支撐,打造“醫、教、研、文”四位一體的境外“中醫中心”,要讓國內外人們切實看到中醫藥的醫治實效;在中西醫結合上,應充分發揮出中醫藥自身的特色,實現創新發展;在中醫藥傳播上,更加注重傳播語言的通俗化,讓人們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全球健康治理當中,中醫人要自覺增強建設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授課過程中,徐校長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我校在多個國家創建中醫中心的經歷,并指出,我們之所以能推動中醫藥國際化長足發展,其根本離不開文化自信,鼓勵中醫藥學子一定要懷揣著這份自信面對未來的學習。
現場同學們積極踴躍提問,分別從“北中醫學子的海外發展情況”“提升國內中醫藥認同感”“中醫藥人才就業及前途發展”以及“實現更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等方面提出問題。徐校長鼓勵同學們在學習中要始終貫穿批判精神;努力學好真本領,用醫學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志存高遠,勇于擔當,做思想引領者;以正能量面對學習生活,善于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此次大課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良濱主持。同學們在這堂有理論深度、有現實觀感、飽含情懷與思想性的講授中受益匪淺、深受鼓舞,并表示身為中醫學子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要進一步學好專業知識,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