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之聲】隋唐前38303首方劑已錄入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已錄入從32種隋唐前古籍中選取的38303首方劑,這是記者在7月18日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工作座談會上獲知的。方劑庫是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首先推出的一類名錄,現已實現主題、全文、復合檢索,并有對應圖像。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原所長柳長華介紹,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將為中醫藥傳統知識的保護利用與惠益分享提供技術基礎。他建議數據庫先期定位為防御性保護數據庫,先“扎好籬笆”,同時積極推動出臺《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212015-10
-
【行業之聲】國務院同意北京擴大開放服務業,樹立中醫藥服務國際品牌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的批復》,同意在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市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212015-10
-
【行業之聲】《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框架與分類》國際標準發布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ISO/TS 18790-1:2015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框架與分類》國際標準,該標準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李海燕研究員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完成,是ISO/TC215(健康信息技術委員會)與ISO/TC249(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的首個聯合工作項目。212015-10
-
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巴塞羅那召開新華社巴塞羅那9月26日電(記者 周喆)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閉幕。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就中醫藥最新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等課題進行了研討交流。本屆大會于24日至26日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中醫藥工作者參加。大會設立了分會場、專題論壇、工作坊和展覽等活動,以多種形式方便與會者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本屆大會的主題是“讓來自中國古老的傳統醫學體系,為現代社會的健康服務作出貢獻”。212015-10
-
標準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中醫藥標準是體現中醫藥學術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并在促進學術進步、推動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可以克服傳統中醫醫療服務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確保患者安全,維護患者權益。中醫藥標準化建設有利于促進中醫藥進入世界主流醫學體系,更好地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標準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技術基礎,是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維護社會秩序和生產生活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212015-10
-
沉痛悼念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國醫大師,全國著名中醫藥學家,江蘇省中醫院終身杰出專家、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首屆主任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干祖望教授于2015年7月2日21時3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4歲。212015-10
-
中國中醫藥報評論:中醫藥當為分級診療固本培元三甲大醫院門庭若市、基層小醫院門可羅雀,百姓看病怎一個難字了得的現象有望改善。日前,繼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之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實招迭出,旨在促進科學有序就醫格局形成,破解以上困境。而模式日漸創新的中醫藥服務,正是夯實分級診療制度不可或缺的基石。212015-10
-
【行業之聲】中醫藥,走出去更“有戲”(不吐不快)中醫藥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國對世界的獨特貢獻。中醫藥應當走出狹隘圈子,打開國際視野,在世界舞臺上演“大戲”212015-10
-
王國強調研北京中醫藥工作,踐行“三嚴三實” 推動兩規劃落實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深入北京市海淀、順義、房山等地調研, 踐行“三嚴三實”,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和近期出臺的深化醫改有關政策文件貫徹落實。212015-10
-
中醫藥是中國給世界的禮物“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屠呦呦的感言發自肺腑。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于當下和未來人類健康而言,中醫藥或許也可以說是中國給世界的禮物。
“我們中國如果說有東西貢獻世界,我看中醫是一項。”62年前,毛澤東主席評價中醫藥的一句話,在今天看來,頗具預言意味。10月5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獲獎,而這一新療法——青蒿素的創制,正來源于中醫藥。212015-10 -
【行業之聲】王國強在第二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上強調:堅持中西醫學交融互鑒不動搖第二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暨院士論壇5月8日在京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指出,要堅持中西醫學交融互鑒的方向不動搖,共同應對全球健康挑戰。中醫藥與現代科學理論、技術和方法滲透結合,將為生命科學和醫療衛生的突破做出更大貢獻。212015-10
-
我校國家醫療隊圓滿完成“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工作近日,全國醫療衛生系統“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在全國范圍內拉開序幕。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要求,指示醫院管理處迅速組織起由三家附屬醫院專家組成的國家醫療隊。領隊丁霞處長在醫療隊組建之前,就與當地醫療機構詳細溝通過,了解到當地多發內分泌、關節疼痛、心腦血管等疾病,在選派專家時從需求出發,專業構成豐富合理,而且有一定的針對性,參與了系列大型義診活動。在貴州畢節、甘肅臨洮、康樂等國家級貧困縣,北京中醫藥大學醫療隊的專家們,為當地百姓送去了優質的醫療服務和貼心的問候。212015-10
-
【行業之聲】《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發布,王國強提出把養生融入群眾日常生活6月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指出,大力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推廣中醫傳統運動,加強中醫藥、運動健身、食物營養等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研究。
212015-10 -
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指導意見發布——解決突出問題 創新政策機制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試驗區要以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機制、進一步激發中醫藥發展活力潛力為目標,解決突出問題,為化解中醫藥事業發展體制機制性障礙提供解決途徑和實踐依據;創新政策機制,突出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
意見提出,試驗區建設要圍繞中醫藥改革發展全局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協調推進。注重區域統籌,充分考慮中醫藥事業發展地域因素,兼顧東、中、西部地區;212015-10 -
12家顏正華臨床中藥學學科服務基地掛牌9月19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主辦的國醫大師顏正華學術經驗研討暨臨床中藥學科發展高峰論壇上,顏正華臨床中藥學學科服務基地掛牌,將在中日友好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西苑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等12家單位建設臨床中藥學學科服務基地。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創新名老中醫室站工作新模式,建設顏正華臨床中藥學學科服務基地,將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創建的臨床中藥學學科理論,與醫院臨床中藥服務結合,形成“工212015-10 -
我校2015級本專科新生軍訓開營儀式圓滿完成9月23日上午,我校2015級本專科新生軍訓開營儀式在八達嶺軍訓基地舉行。出席開營儀式的有副校長翟雙慶,學工(武裝)部部長杜偉,學工(武裝)部副部長李瑋,各學院副書記及輔導員等參訓老師。212015-10
-
用光影記錄精彩瞬間——2015年體育節側記“德智同長,健勤并倡”,每年一度的體育節,都是一場盛筵。除了為我們帶來精彩比賽的廣大師生,開幕式上大放異彩的國旗班、大賽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也成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體育節讓每個人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享受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212015-10
-
“心連心凝聚民族情,手牽手毅行青春路”2015年我校赴西藏開展研究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7月23日至8月1日,由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校團委、社科部共同組織的2015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項目“心連心凝聚民族情,手牽手毅行青春路”赴西藏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展。212015-10
-
第七次黨代會以來工作回顧五年來,學校黨委圍繞“建設什么樣的中醫藥大學,怎樣建設中醫藥大學”和“培養什么樣的中醫藥人才,怎樣培養中醫藥人才”兩個核心問題,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中醫藥事業發展新形勢新機遇,緊緊依靠和團結帶領廣大干部、師生員工,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認真落實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各項任務,認真組織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認真開展創先爭優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奮力推進“有特色、高水平、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建設,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212015-10
-
大數據時代,打造精品MOOC——我校兩門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網上線十一長假期間,我校第一批兩門精品課程預告片在中國大學MOOC網上線,分別是王天芳老師主講的《中醫診斷學(上)》和張冰、林志健老師主講的《中藥安全用藥導論》。兩門課程的正式開課時間為10月27日和29日。212015-10